為幫助上海汽車零部件企業積極應對境外貿易壁壘,加強汽車零部件市場國際貿易波動預警,提升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整體出口競爭力,在上海市商務委指導下,上海市汽車配件用品行業協會編寫了《2017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國際貿易發展報告》,并于2018年1月12日舉行了發布座談會。上海市商務委公平貿易處丁秀峰老師、上海市汽車配件用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施豪、范仁忠、張言、楊忠毅出席會議。來自行業協會多家會員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以及新聞媒體3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協會秘書長樊澤芳主持。
  《2017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國際貿易發展報告》通過聚焦當前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調研上海地區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現狀以及在出口中所遭遇的貿易壁壘情況,為相關職能部門以及更多的汽車零部件出口企業了解汽車零部件出口所面對的市場波動情況,并為其未來更好地拓展市場、防范風險提供分析及建議。



  作為報告中的核心內容——上海汽車零部件國際貿易指數在會上正式發布,該指數科學地評估了汽車零部件行業國際貿易分國別、品類、區域的動態波動情況,形成行業預警,競爭力分析,真實地反映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國際貿易發展情況。上海汽車零部件國際貿易指數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指數體系,可在對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數據統計和偵測的基礎上,實時動態發布國際貿易指數,該指數體系是上海市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將為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戰略決策提供大數據支持。

  在發布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公平貿易處丁秀峰老師結合汽車零部件國際貿易發展形勢,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他指出,對于發案可能性較大的重點國家出口,要依托行業協會工作站,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積極與產業安全預警平臺對接,有效規避貿易風險;要建立汽車配件行業案件追蹤機制,密切關注海外市場信息、經貿政策,科學評估海外市場異動,提前預判市場趨勢和貿易風險,提升汽配行業預警和風險防范能力。
  他建議協會繼續做好“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貿易發展指數”研究、發布工作,加快建立汽車零部件行業大數據體系。通過科學完善本市汽車零部件貿易指數體系,加強對本市行業貿易發展、行業競爭力的研究分析,提升本市汽配行業產業國際競爭力。并針對行業細分領域不同需求,分類開展經貿摩擦培訓,提升企業、行業對”雙反案件”(反傾銷、反補貼)、”知識產權案件”應對能力。
  同時,他還希望汽車零部件企業積極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培育企業自身發展新優勢;能夠借力跨境電商,拓寬銷售渠道、物流渠道、支付渠道、售后渠道,打破信息壁壘,助力企業走出國門,登上國際舞臺;緊跟關注國家戰略,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研究、加快對發展中國家市場布局,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據悉,2018年上海市商務委將繼續會同上海市汽車配件用品行業協會,深耕本市汽車零部件相關領域的貿易壁壘研究,持續深化上海公平貿易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做好產業安全預警工作,提升本市公平貿易公共服務的準確性和前瞻性。